缠枝花卉纹饰在元、明、清三代非常盛行,是汉族传统吉祥纹饰之一,因其图案花枝缠转不断,故被简称为缠枝纹,明代又有“转枝”之称。其构图机理是以波状线与切圆线相组合,作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展开,形成波卷缠绵的基本样式,再在切圆空间或波线上缀以花卉、妆点叶片,便形成了枝茎缠绕,花繁叶茂的缠枝花卉纹或缠枝花果纹。

那么什么是缠枝纹呢?缠枝纹全称“缠枝纹样”,俗称“缠枝花”,又名“万寿藤”。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寓意吉庆。缠枝纹是以藤蔓卷草经提炼变化而成,委婉多姿,富有动感,优美生动。《说文》对缠字的解释是:“缠,绕也,从糸廛声”,所以“绕转缠绵”是缠枝纹样的一大特点。

明代是中国吉祥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社会商品经济繁荣,手工业、商业高度发展,缠枝花卉纹饰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在构图形式上将太极图“S”形的构图特点和冏形构图法则完美融合。生动的表达了明代百姓热爱生活、渴望幸福的世俗心境。

明代的官帽和服饰都能依稀看出缠枝花卉纹饰在当时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
随着明代郑和下西洋等一系列对外商贸往来,又将外来的图案样式特别是伊斯兰纹样融汇进缠枝纹的表现形式中,这种新的样式吻合了当时的市场需求,大量外销的明代青花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明代青花瓷
让我们回归到玉雕范畴,缠枝纹同样在这一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和田玉器皿件、玉牌或是随身佩戴的挂件,都能看到缠枝纹的影子!
在玉雕中,缠枝花卉纹大多出现在痕都斯坦薄胎器皿件的构图上。


此薄胎瓶小巧精致,造型端庄,质细胎薄,色泽光润莹洁,无瑕疵。缠枝花纹葳蕤繁复,茂盛而充满生机,整器在凸显立体感的同时,造型更为完整优美。
痕都斯坦玉器多选用青玉、青白玉、碧玉等玉材雕琢,主要分为食器与杂器两大类,食器类有碗、杯、盘、壶等;杂器类则有瓶、罐、盒、文房用具、香炉等。“西昆玉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说的正是痕都斯坦工艺器皿。



采用痕都斯坦薄胎工艺,器形工整端庄,胎薄如纸,缠枝纹迤迡绵长,有福禄绵长之意。青玉器皿色泽古雅凝重,衬得整器既典雅又不失清丽。
现如今的痕玉在造型设计上还大量借鉴古代瓷器、乃至青铜器的形制,更加丰富了自身的品类。

该对梅瓶整体观之,造型优美,形制典雅,线条简洁流畅一气呵成。瓶面以痕都斯坦工艺雕琢,饰有缠枝花卉图案,雕工精细,繁复有致,精美异常。梅瓶是瓷器中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进梅枝而得名。
本文笔者【玉侠崔涛】至今累计服务和田玉爱好者10万余人,并每天保持稳定上新10余件。做和田玉已经10多年了,给全国100多家商家供货,与多位和田玉雕琢大师感情颇深!
如果您嫌看文章太麻烦,您可以先添加我的微信号:二零零六零零一二, 二十余年老玩家在线指导解答,免费鉴定。以后总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另外招收和田玉收藏弟子,有意向可以私聊!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