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侠崔涛讲诗词里的玉文化

avatar 2020年6月6日16:38:34 评论 2,218
玉器鉴定师培训

袖里新诗干首馀,吟看句句是瑶琚

古代人对玉有着解不开的情结,对玉赋予了社会文化理念,西周以后,玉的道

玉侠崔涛讲诗词里的玉文化

德化、政治化、宗教化过程业已完成,并成为道德、习俗、神灵、财富、权力的象征 物。不仅认为人如玉一般的美丽,还认为人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也要如玉无瑕般的洁净。他们用玉作为参照物来描写一些具体的事物,如自然风光、人体美、人的 美德等,说明对玉的审美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

一、以玉描述自然景观

古代诗人用玉描写静态美,如唐•贺知章的《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元•王冕的《素梅四十》:“看来都是梅花树,个个春风玉佩环”等。

玉也用于描写动态美,诗人由玉的表象联想水的相似性。如,刘敏中的《菩萨蛮》:“绣江江水清如玉,梅花香满清江曲”;唐•李白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唐.元稹的《远望》:“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等等。

二、以玉描述人的美貌

南北朝•庾信的《杨柳歌》:“凤凰新管萧史吹,朱鸟春窗玉女窥”,以玉描写美女形象;又如,唐•王维的《洛阳女儿行》:“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等等。

三、以玉描述人的美德

这是我国诗人欣赏玉石的最高境界。如,屈原的《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这是将玉比喻为美德;又如北宋•黄庭坚的《黄颖州挽词三首》:“胸中 明玉石,仕路困风沙”,以玉言志。玉色纯净,故常用玉比喻贞操和志气,如,“守身如玉”,于是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既是做人的道德操守,也是华夏民 族高风亮节的昭彰。

孔于以玉育人现

玉饰既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质的象征,如《周礼•大宗伯》中记载:“以玉作为六器,以礼天地四方”,表明不同的玉有不同的礼仪功能。孔子认 为:玉有十一德,孔子用儒家的道德观念诠释玉的物理性质,“温润”比仁;“镇密”比智;“廉”比义;“垂”比礼,等等。又如,许慎的《说文》对玉的释义 为:“石之美者有玉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行可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畅,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洁之方也”。玉 成为仁、智、义、礼、忠、信、德、道等社会生活准则的象征,形成了明确的思想体系。可见美玉在中国人心理上的位置是何等之重要。

孔子的这一赏玉思想,奠定了后世文人和百姓对玉的情感基础,在随之而来的四千多年间,玉的命运一直同中国儒学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儒学盛,则兴佩玉、治玉。玉的一些原始意识逐步演化成了教育意识、政治意识。玉文化已然是深深地熔符于华夏民族的血脉之中。

weinxin
玉侠老师的微信
这是玉侠的微信扫一扫
和田玉鉴定师培训
avatar
世界珠宝玉石学院招募合伙人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