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分辨籽料主要是看毛孔、皮色,但是现在各种造假手段都达到很高超的地步。毛孔能模仿到惟妙惟肖,皮色也能染得滴水不漏。那么要是皮色和毛孔都不能辨别的话,那要如何去分辨产地呢?那就要从结构上看了。
接下来玉满殿先来解释一下结构,平常所说的结构就是指能看得到的玉石的内部纹理,而不是真正的矿物学上的结构。即是打灯可见或者是肉眼可见的和田玉的内部纹理,不同的产地上的和田玉其实从结构纹理上是有些区别的,而当我们了解到它们的不同之处后就能帮助你分辨的产地(在这里主要说的就是白玉)
新疆产的白玉
新疆和田玉因为它独特的环境,从纹理结构上就有自己的特点。它的结构就像下面这样的:
从图片上来看结构也不太明显。简单来讲,新疆产的和田玉的结构就是一种云絮状的纤维交织,呈不规则排列结构,或长或短,或松或密。可以用下图来详细理解:
这张图比较形象的展示出籽料的结构,不规则交织着,如要是交织的紧密的话,很难看到结构的。
籽料结构是一种细粗不等,长短不一的,类似于纤维的纹路,这些纹理就像毛毡般排列。
新疆的和田玉结构就是一种结实而紧密的相互结合,因为这特殊的结构才让它有更好的细腻温润之感。
青海料的结构
虽然青海料与新疆料相隔不远,但是这结构上却有较为明显的分别.
上图就是一张较为明显的青海料的打灯结构图。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青海料结构呈现一种连续点状,像是一堆沙粒组合在一起一样,颗粒很细,不大,颗粒间也相互交织着,较为紧密。
不过它的颗粒也是不规则的,我们通常会把青海料结构称之为砂糖。感觉大概像这样:
打灯来看,青海料结构你类似这种砂糖,呈现半透明状,较为细小,颗粒不规则。
不过这种颗粒感是一种形容,每个人的感观都有所差异,不过总的来说,青海料结构就是呈不均匀的点状分布.
俄料的结构
俄料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往往比较白,比较干,而这些跟它的结构也有关系。俄罗斯的白玉结构也有它自己的特点,如下图:
俄料的结构通常都是呈一种不规则的斑状、片状。片跟片之间都不独立。简单的说就像是下图这样的:
片状较大,有所间隔,且分布也不均匀。
而俄料这种白片状不同于青海料砂糖那样,首先它是片状较大,其次就是是俄料的结构几乎都很白,像是一大块的棉花。
不过这也不能代表俄料都是这样的,也有很多俄料的结构和新疆的山料相似,片状的结构也不明显。
韩料结构
韩料的结构是最简单辨别的,通常结构都比较明显,而且颜色上、油性都和以上三种有所差异。
它的结构是这样的:
把图片放大就能看到,韩料结构都比较大,通常都是块状,有大颗粒一样的感觉,而且颗粒和颗粒间过渡的较为明显。
有一种东西能帮我们理解韩料的结构,就是大家经常吃的果冻果肉。果肉的颗粒大,边缘也有较为明显的过渡,立体感也很强。跟韩料的结构有些相似。
还有一种比较形象的形容,像大米粥一样。颗粒感也很重,结构也明显。
要分辨结构的几大要点
讲了这么多可能有很多人仍然是一头雾水,还是不太明白结构的区别。的确如此,看结构也是需要经验的。
首先,看结构是需要长期累积的经验才能去分辨的,每块料子和每块料子的结构都有所差异,比如肉细的和肉松的结构上也有大的差距。
其次,一定要明白什么是结构,不要把杂质、水线、棉也当成是结构,而且打灯的方式也要正确,打灯的方式不正确也是很难能看清它的结构的。
最后,以上所说的结构可以大体的区分出不同产地出产的白玉,但是也不完全准确,而且不能代表全部。例如一下玉质比较紧密的料子就是看不出结构的,或是玉石在形成的过程中发生一些变化等等。或许韩料里也会有和新疆山料特别像的,俄料里也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因此看结构也是要与玉质、皮色等综合因素一起看。
玩玉的进阶篇就是看结构,但也不能完全靠结构去判断和田玉产地,但是当你能真正的了解之后,就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去判断产地。并且看结构也是要结合自己对玉的理解,才能真正的明白和田玉的内在。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