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水长流的东西,才更可能天长地久,按照它的宿命,奔流入海。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中国的祖先一早知道,欲速则不达,物极必生反,所以他们说,中庸,留白,他们说:君子之交淡如水。
经历过上世纪和田这个聚宝盆的疯狂与血泪,攫取与掠夺的人,那种如同7月风沙飞尘的浓烈,留在记忆中的,永不会褪去。河床的撕碎,人性的底线,生命的赌注...全是斑驳。欲望的无止境,人们将之挖掘到最深处,不见玉,不罢休,不发财,不罢手,一夜之间的暴富,一夜之间的赔光,窘相徒现,贪婪毕显。
你站在和田玉的源头,站在矿床河道边,一台台从你身边如列队般轰隆而过的重械,一张张填不满的欲壑写满疲惫绝望的脸庞......但你知道,这里的人儿,又可能是一无所获。
何其幸运,不用历经这一切。
能够将一块块心爱的籽玉捧在手上,不用经历它们背后经手过的人们的剧痛,辛酸,甚至血泪的代价。这份对人性与欲望的考验,这种生命最深处的喜怒哀乐,你若真正经历过,很难用晓月清风的态度,一笑而过。
浓烈到极致,是淡远。
玩玉到深处的“老人”,玩品位,玩情怀,懂得每一块玉石背后的沧桑,知晓每一块玉石蕴含的文化,但是反而却看的很开,玩的很淡。
一块温润的璞玉,一壶煮沸的茶水,一张桌,一知己,晓风习习,微月幽幽,杨柳影,碧水漾,很难说是玉影响了人,还是人把持着玉,不用高声喧哗,比拼皮色,无需高谈阔论,决一上下,玉石,知己,自我,交相融映,却随着风吹得太远太远...夜深了,困了,去睡了。
何其朗朗,拥有这份心境。
以淡然如水的心态玩玉,也以淡泊如水的心境会友,不求甚解,但求无愧。玉石的背后,有太多苦痛,苦痛凝成浓烈,浓烈凝成厚重...但当我端详手中的这一块老籽,熟糯的老红皮,如血如泣,这块皮色太值钱太吊人胃口,内心欣喜若狂,但发现红皮带着僵瑕绺裂白皮,内心又七上八下了。
这种极端的欢喜,又极端的失落,不是玩玉老人们常有的状态。
因为经历过,才会懂得来之不易
因为经历过,才会知道没有完美,
内心充满感恩,装着慈悲,沉淀平静,纯粹喜欢,有了眼缘,就收下,就爱惜,对他们而言,玩玉,是很私人的事情,很自然的习惯,很喜悦的相处。
因为太明白和田之殇,太懂得来之不易,你看得多,感受得浓烈,经历过那种一夜间赌料大起大落犹如天方的夜谭,拿到一块玉,心,反而淡了,沉下来了。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