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玩家秘笈|肉眼如何识别“好料”

avatar 2017年3月12日15:08:06 评论 1,862
玉器鉴定师培训

过大年期间朋友们难得一聚,喜爱珠宝的帅哥靓女们欢天喜地地晒着各自心爱之物,结果有位喜欢和田玉的姑娘却晒得神情黯然,原来她前年刚刚掏大几万元买的那只和田玉镯子经鉴定是次品。于是大家纷纷感叹买和田玉难、买和田玉好料更难。为帮助大家提高肉眼鉴赏和田玉能力,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在《和田玉翡翠玉器老板培训中心》公众号上推出和田玉鉴赏系列原创文章,与大家共同探讨和交流学习体会。

下面以问答的形式,探讨如何识别和田玉好料。

第一问:何为好料?

答:好料指的是和田玉玉质好,也就是行内通常说的“肉好”。行内把玩鉴赏和田玉主要分四类:玩料、玩皮、玩工、玩杂项。其中料是基础和根本,也是行内关注度最高的,刚入行的玩家大多从玩料开始,对料有了足够认识之后,再逐步提升玩的层次和境界。

和田玉玩家秘笈|肉眼如何识别“好料”

▲玩料

和田玉玩家秘笈|肉眼如何识别“好料”

▲玩皮

和田玉玩家秘笈|肉眼如何识别“好料”

玩皮

和田玉玩家秘笈|肉眼如何识别“好料”

玩杂项

第二问:哪里有好料?

答:有人说新疆出好料,也有人说籽粒就是好料,前些年大家一致这么认为。随着新疆产区资源逐步枯竭,市场上很难再见到好料,商人们便把青海、俄罗斯、韩国等地区的料子甚至石英岩、方解石化化妆,冒充新疆料卖,消费者由于缺乏识辨能力,只要听说是新疆料,就不惜高价购买,导致本文开头那位姑娘吃了亏,又无处讨说法。因为和田玉在国标上只有定名原则,没有分级标准,只要是透闪石、阳起石矿物集合体都定名为和田玉,至于品质好坏全靠消费者一双慧眼了。面对市场上从几千到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料子,消费者迷茫中认定只要是新疆的就是好料,价格就一定高。事实上,并非如此,青海、俄罗斯、韩国都曾出产过上等的好料,只是产量少,市场上不多见罢了。所以不能按产地及产状定料子好坏,好料不分产地。如何才能找到好料?别急,先掌握标准。

和田玉玩家秘笈|肉眼如何识别“好料”

▲新疆和田玉产区

和田玉玩家秘笈|肉眼如何识别“好料”

▲玉器市场

第三问:好料的标准是什么?

答: 和田玉国标中只给出定名和标准样品,没有专门的分级标准。新疆地方分级标准被业内人士翻转出无数个版本,内行看了千篇一律,外行看了一头雾水。本文从专业与市场相结合的角度,总结提炼出肉眼识别好料的“14字诀”,通俗易懂,好学好用。外看特征,五个词:“温润、细腻、厚重、无杂、色纯”;内看结构,一句话:“密不透风”。

和田玉玩家秘笈|肉眼如何识别“好料”

和田玉国标样品证书

和田玉玩家秘笈|肉眼如何识别“好料”

和田玉国标样品实物

第四问:如何慧眼识好料?

答:面对市场上一堆堆的和田玉,如何仅靠双眼就能买到心仪的好料?只需念好“14字诀”,把好六看关,就一定会修成正果。

肉眼识别和田玉好料“14字诀”
外看特征 温润 细腻 厚重 无杂 色纯
内看结构 密不透风

温润

一看料子光泽是否温润。评判标准:油腻光泽越足越好。好料一定呈现油脂光泽,这是和田玉最突出的特点。光泽温润,感觉像是刚从油锅里捞出来的一样,由里往外浸着油(不是表面抹油),古人称之为羊脂玉。注意市场上有不少商家为了增加油腻感,在料子上涂抹BB霜或植物油,涂油的料子一上手就能发现,建议远离它。此外,如果料子是玻璃光泽或蜡状光泽,均算不上好料。

和田玉玩家秘笈|肉眼如何识别“好料”

▲温润

细腻

二看料子质地是否细腻。评判标准:手感越润滑越好。好料细腻如肌肤,握在手里有滑腻腻的感觉,像触摸婴儿屁股。这样的料子基本不浸水,把料子放入水中,取出后表面不挂水(过水即干)。

和田玉玩家秘笈|肉眼如何识别“好料”

▲细腻

厚重

三看料子密度是否厚重。评判标准:坠手感越强越好。和田玉的密度为2.95克每立方厘米,料子越好密度越大(但也不会大的出奇),好的料子密度会接近甚至略高于这个值,如市场上常说的钢(铁)板料就比一般的料子密度大,有经验的玩家上手掂量一下就知料子好坏。反过来说,如果料子放在手里轻飘飘的(与密度高的料子比较而言),就谈不上好料了。

和田玉玩家秘笈|肉眼如何识别“好料”

厚重

无杂

四看料子内外是否干净。评判标准:净度越高越好。影响和田玉净度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绺裂、僵石、白色棉点、黑色杂质矿物。这些因素在料子里出现越少,料子的净度越好。

和田玉玩家秘笈|肉眼如何识别“好料”

色纯

五看料子颜色是否纯正。评判标准:颜色越纯正越好。和田玉按颜色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墨玉、青花、糖玉”八个品种(地方标准),其中青白玉、青花、糖玉属于过度色(或杂色),暂且不论。对于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墨玉这五种纯色玉石的评价:白如羊脂、青如腌蛋、黄如蒸票、碧如菠菜、黑如墨汁。能达到这个标准就是极品料,但不能单方面强调颜色,如上等的白玉往往白中泛青(或灰、或黄),如明显看出色不正,则称不上好料。

和田玉玩家秘笈|肉眼如何识别“好料”

白如羊脂

和田玉玩家秘笈|肉眼如何识别“好料”

青如腌蛋

和田玉玩家秘笈|肉眼如何识别“好料”

黄如蒸栗

和田玉玩家秘笈|肉眼如何识别“好料”

碧如菠菜

和田玉玩家秘笈|肉眼如何识别“好料”

黑如墨汁

结构

六看料子结构是否紧密。评判标准:“密不透风”。这句话是形象的比喻,指的是料子结构极其紧密。在把玩鉴赏和田玉中,最难过的一关就是看结构,因结构越细小紧密肉眼越难观察,把结构看明白了,和田玉鉴赏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我们把结构分为五个等级,从细到粗依次为:毛毡状(看不到结构)--棉絮(或云絮)状—纤维状(有粗细之分,越细越好)—细粒状—粗粒状。结构要在灯下观察,主要观察玉石内部矿物晶体的大小、形态及相互关系。好料的结构应在毛毡状到纤维状之间,且紧密无间(灯无明显的斑驳感,也就是所说的密不透风,如果灯下看到料子里面松松垮垮透着斑驳的光,则不能称之为好料)。下一期我们推出专门看结构的文章《一把手电打天下,看清结构来定价》。

和田玉玩家秘笈|肉眼如何识别“好料”

肉眼无法可见的毛毡状结构

和田玉玩家秘笈|肉眼如何识别“好料”

棉絮/云絮状结构

和田玉玩家秘笈|肉眼如何识别“好料”

纤维状结构

和田玉玩家秘笈|肉眼如何识别“好料”

粒状结构

以上六个方面是紧密相联的,在实际当中不能分割开来单讲一面,内部结构决定外在表现,结构细小紧密的料子一定能够呈现温润、细腻、厚重等特征,相反则料子粗劣轻飘,大家在实际当中多加练习。如果想深入的学习和田玉的相关鉴定及评估知识,请关注我们推出的《和田玉鉴定与商贸课程》。

weinxin
玉侠老师的微信
这是玉侠的微信扫一扫
和田玉鉴定师培训
avatar
世界珠宝玉石学院招募合伙人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