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在古老灿烂的中国酒文化中,饮酒的容器也是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所有的酒容器中,觚(音同“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
觚盛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时代,其上部盛酒,下部置于火炭之中,是一种非常高雅的温酒之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觚作为古代饮酒的容器,也可用作礼器。它的大体器形是: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
觚作为饮酒容器,在设计上,借用了凝聚着青铜文化的大气与庄重之感。鉴于觚的庄严大气,它也成为众多玉雕师眼中的重要雕刻题材之一。
玉雕觚,既有高雅与精致相结合的薄胎工艺特色,又有“金与石”相结合的刚柔之美。
那么,玉雕觚到底是怎样雕刻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觚的雕刻过程。
1、准备原石▼
2、做设计图▼
设计图最好能按照原石的大小进行绘制,比例为1:1。
3、做出大体器型▼
根据设计图进行打磨,把大体的器型线条打磨出来。打磨切割时要遵循宜少不宜多的原则,不要追求一步到位,一旦多切掉一块,就再也补不上了。
4、掏膛▼
掏膛过程极其重要,一旦用力过猛,把玉打出了裂纹或口子,基本上就前功尽弃了。
5、纹饰设计▼
完成了上面的粗雕过程后,接下来就要进行纹饰构图和布局了。这个过程一定要做好整体布局。纹饰是玉雕觚的核心所在,它可以反映出器型的精气神,所以必须多花点心思来设计和布局。
6、细雕▼
按照设计好的线条走势进行雕刻,每一步都要十万个小心。
7、雕刻完成▼
经过一系列的精雕细琢过程,雕刻工程就算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打磨工序,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未打磨的觚
不过,随着岁月的流变,历史的更迭,觚也渐渐脱离了原本的定义。自宋代好古之风兴起,觚形器皿开始以藏品及摆设重新出现在人们生活当中。出土的青铜器,因“能辟异祟”而成为重要的搜罗对象,又因“古铜器入土年久,受土气深,以之养花……开速而谢迟”成为宫室文房争相珍宝的雅器。而敞口细腰的长形觚器,因形制优雅,适作花器,历代备受追捧,故又称之为“花觚”。
玉雕觚,借古器之型,呈古韵今风。它装的,不仅仅是酒,也不仅仅是花,还有古老中国的文明传承……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