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原本是巫祝在祭祀天地神灵祖先时用来通灵的神物,在夏商时期,王权压倒了神权,部落首领独占了通神祭祀,将王权和神权集于一身,玉器进入了王玉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思想上形成了“诸子争鸣”的局面。在政治上主张 “仁政”,“德治” 的儒家学派提倡“君子比德于玉”,同时还赋予玉石许多美德。
据《礼 记》记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回答子贡关于“君子贵玉而贱珉者”的问题 时 说,君子之所以将玉看得非常宝贵,是因为玉有十一种美德,即“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中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现在看来孔子赋予玉的“十一德”中所谓的“仁、智、义、礼、乐、忠”等主要是根据玉的色泽、质地、透明度及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等物理性能而加以美化赞誉的。其中所谓的“信、天、地、德、道”等方面的涵义,则是 孔子从精神理念的角度对玉之美的抽象概括。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礼记》一书虽为汉代儒家学派所编定,但其中的内容多采自先秦旧籍。如《管 子 · 水 地》中说:“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其中《管子》所记载的玉之“九德”与《礼记》 中的“十一德”相比,虽有相同之处,但显 然后者前进了一步。还有《荀子 · 法行》中 也记载了孔子回答子贡关于君子“贵玉”的原因,但所说的不是“十一 德”,而 是“七德”。这都说明儒家学派中关于“玉德”的学说存在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儒家“崇玉”的思想给了当时的玉器文化一个新的定 位,并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让其成为中国玉器文化之灵魂。
到了汉代,儒家的“崇玉”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玉德”的内容又加以精练。西汉刘向《说苑》中说:“玉有六美”,即“望之温润者,君子比德焉;近之栗理者,君子比智焉;声近徐而闻远者,君子比义焉;折而不挠,阙而不荏者,君子比勇焉;廉而不刿 者,君子比仁焉;有瑕可见之于外者,君子比 情焉”。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总结了东周以来“玉德”学说,提出玉有“仁、义、智、勇信”五德的说法等。
总之,儒家的“崇玉”思想,大大地推动了古玉器的发展。“君子无 故,玉不去身,君子比德于玉焉”。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崇玉、爱玉、 佩玉、贵玉,并把玉视为品德的象征、身份的象征、财富的象征等,直到充满现代生活元素的今天,中国古玉器文化及其特有的文明又被推崇到新的高度。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