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在和田玉的价值构成中,历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皮亦是判断和田籽料的重要标准。
古代将玉皮称之璞,它附着在和田玉籽料外表,有多种形态和色彩。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开工天物》中说,“凡璞藏玉,其价无几……古代帝王取以为玺,所谓连城之璧,也不易得。”著名学者谢彬在《新疆见闻录》中写道:“有皮者价尤高,皮有洒金,秋梨、鸡血等名,盖玉之带璞者,一物往往数百金”。
中国玉文化学者池宝嘉先生新著《和田玉价值论》的第三部分,对和田玉籽料的色皮作了详尽的分类和论述,现摘录部分文字并配以新疆历代和阗玉博物馆的馆藏珍品标本图片,与广大玉友分享心得。
中华瑰宝和田玉是山川的精华,大地的舍利。和田玉的籽料经过昆仑山风雪流水亿万年的冲刷磨砺,经过大自然多种矿物元素的侵蚀,大多数附着或深或浅的不同色皮。关于和田玉籽料的色皮,古人和今人十分珍视,玉籽如有珍奇美丽之皮,采获者不称得玉而称得宝。在目前的和田玉国标检测体系中,色皮并不列入检测项目,没有系统科学的研究和明确的标准。今天我们对和田玉色皮进行分析研究,是对和田玉价值判断评估标准的完善和补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关于玉皮
在地矿界一般认为,和田玉的外皮有三类,即石皮、糖皮和色皮。
第一、石皮。这是因玉与非玉石材混合生成,开采时非玉之石附着于玉的表面,有厚有薄,有全包裹或半包裹,开采时往往没有完全剥离,籽料经流水冲刷形成过程中,有些包裹于外的石皮或许仍未冲刷干净,或者,有的美玉完全包裹于石皮之中。还有一类是美玉长期沉入河床戈壁,外表氧化严重,逐渐形成的非玉皮壳坚厚。这两类又被称为“石包玉”,是一种典型的厚皮璞玉。
第二、糖皮。这是玉料经富含铁元素的水土长期侵蚀氧化,外表形成黄褐色或红褐色或深褐色的玉层,因颜色似糖色,人称糖玉。糖玉与白玉或青玉呈混合状,厚度较大,一般从几厘米到20厘米以上。糖玉是氧化环境的产物,是氧化亚铁元素在氧化环境中与水混合长期浸染玉体的结果。剥离糖玉时留下一层较薄的糖色,即是糖皮。
第三、色皮。这是专指籽料外壳表层分布的色皮,属于在长年水土浸染风雨剥蚀过程中形成的次生色。普通的色皮较薄,大概在一毫米以内,其色形多种多样,有的呈云朵状,有的呈条脉状,有的呈片状,有的呈聚集状,有的呈散点状。它的形成机理仍是三氧化二铁等元素所致。一般来说,新疆和田地区昆仑山沿线产玉河流的上游寻到色皮籽料的机会不多,色皮籽料多沉积在玉河的中下游,小籽居多,珍奇的色皮大籽百年难见。经过近年疯狂采挖,小籽料也很难找到了。
关于和田玉的皮,有人说,还有光皮和浆皮,光皮指的是在玉的表层琢磨抛光产生的极薄皮层;浆皮指的玉籽或玉件经过盘玩后形成的包浆。但这两种说法与玉界公认的玉皮不是一个概念。爱玉的人还经常说真皮和僵皮,这是一个外皮优劣的问题,真皮自然是指天然形成的优质色皮,而僵皮是石皮的遗留物或玉料劣质部分外表所形成。
同样,玉界还经常提到生皮和熟皮、活皮和死皮、细皮和粗皮、阳皮和阴皮。生皮是未盘玩的皮壳,熟皮是经常把玩盘养后的皮壳;活皮是籽料外表优质的,具有艺术价值的皮层,死皮是皮下脏烂、僵化、很难加工利用之皮层;细皮和粗皮不用细讲,质量不同而已;籽料一般都有阴阳两面,阳面玉质较好,皮亦明亮美观,阴面玉质较差,皮亦晦涩难看,这即是阳皮和阴皮。
如果从籽料外表色皮与籽料本色的关系来分析,还有彩皮和自然皮的区别。自然皮是籽料玉表色皮与内质本色基本一致,这是本色的皮状,玉界俗称的“光白籽”即是指白玉籽料或羊脂玉籽料表层无色的那个种类,其它色种的玉籽也有这种表层与玉籽本色一致的现象。自然皮的籽料形成原因有两种,第一种是流水冲刷并沉积水土年月短暂一些,沁染不多;另一种是因为玉质紧密,外界的矿物离子沁入困难,这是结构优良的表现。而彩皮的色皮与籽料内质本色不一致,玉界所描绘的各种珍稀色皮籽料,都说的是经过大自然造化形成斑驳陆离的彩皮。
综上所述,和田玉籽料的价值与籽料的色皮密切相关,我所讲述籽料的皮,主要指玉籽表层次生的五彩色皮。这种色皮可以分为观赏皮和单色皮两大类。观赏皮一般指表皮是呈现山水风景似的绚丽画面,这种景致极具观赏性,美学价值极高,或五彩斑斓,或空灵绝妙,文化内涵丰富,堪称大自然的杰作,世上罕见的天然珍品。业内有“玉出五色,价值连城”之说,可见玉籽表面呈现多彩绚丽的色皮价值之珍贵。单色皮是另一种景致,它的色皮在籽料的表层是单一的,如红皮、黄皮、金皮、黑皮,玉雕技师们更看重美观单一色皮,这便于他们创作设计和巧雕,而收藏界除了收藏单色皮籽料外,对观赏色皮的籽料是另类的珍视,若见到一块鹿皮子、虎皮子籽料,如痴如醉,这是不同美学价值的珍品。彩皮籽料,无论是观赏皮或单色皮,均要视其不同的色皮形态和色状判断其价值。
二、色皮之美
美的判断应是应是令人愉悦的,它有时代的标准,但不会像数学公式那样准确,每个人对美的理解都会有不同的差异。因此,对和田玉色皮之美,对和田玉珍奇色皮的价值评估很难形成统一的国际标准。这是和田玉区别于钻石、宝石的特色。
色皮是外观,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卖相”,这种观感在收藏界和商业圈显然是重要的。如果籽料的外观不美而内质优良,可以作为加工料,琢为珍品是和田玉料与工综合的价值体现。而收藏级别的玉籽必须是极具美学价值的,极其完美收藏价值的,其价值与工艺无关。
和田玉籽料珍奇的色皮天然次生,美玉经过大自然千万年的氧化与磨砺,形成褐、红、黄、黑等各色各样、深浅不一的外色,天然的色彩令人赏心悦目。
色皮之美主要表现在色彩的图案(观赏皮)和颜色(单一皮),天然的色皮是发散的,如水彩画中的颜色,深浅适宜,自然晕开。它的色相不一定完美,皮下或许会有瑕疵、杂质或者裂纹,但它的色彩有流动之感,这种美感是呆板的假皮所无法企及的。
天然籽料的色皮绝无定势,皮相多彩多样,从籽料的表层可以细细观察它的玉性和瑕疵。玉师们在相玉时,会用自己的审美理想去观察色皮与作品的关系,每一个爱玉人士都可以想像籽料外层色皮的图案和皮势的变化。
色皮的美感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色种。是红色还是黑色,或是黄色,或是褐色,每一个大的颜色种类下又可分为若干小类。
第二、色度。根据色皮的浓艳与纯正程度分为若干级别。
第三、色形。指分布在玉表的形态,是条脉状,还是洒金状,或是云朵状,或是片状。
第四、色层。玉表颜色的组合状况,单一还是组合,不同颜色覆盖玉表的年代特征与地质特征。
这些内容特征综合起来形成籽料色皮的个性,因此,色皮之美是自然成趣的,是独一无二的,是鬼斧神工的。当然事实上和田玉美的本质在“内”,在玉的感觉,古人所谓“玉德”讲的是玉的内在品质,这和以“色”为主的翡翠是不同的。我们讲色皮之美是描述玉的外表,如同衣饰,它可以增添美感,可以掩盖一些内质的缺陷与不足,如果玉质细腻白润,外表却覆盖着大面积的色皮,这就需要巧妙处理,使本质之美不至于全部掩映于色皮之中。色皮是对美玉内质的补充,是相辅相成的。
三、色皮的种类
和现有国家标准将和田玉本色分为七类不同,从古到今,对和田玉色皮之美以及对和田玉皮色的分类只是美学的描述,是民间的认识,是业内的形容词。根据近年我在新疆历代和阗玉博物馆的研究,并对新疆玉石市场和馆藏籽料标本进行归纳分析,和田玉籽料的色皮可分为红皮、黄皮、金皮、褐皮、虎皮、黑皮、其它皮等大类。民间描述的各类色皮均包括在这些大类里。本文所叙述玉界对玉皮的不同说法,是不同的概念。我对色皮的分类是专指和田玉籽料外层天然形成的色皮,即与玉本色不一致的它色彩皮。
第一、红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是吉祥色,是喜庆、吉祥、热烈、激情、光明的象征。中国古代许多宫殿和庙宇的墙壁都是红色的。它还有驱逐邪恶的意义,不仅在中国,国外的一些民族也有这种习俗。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中的“火”,对应的颜色就是红色,八卦中的离卦也象征红色。
红皮在和田玉籽料的色皮中是价值等级很高的一个种类,也是造假者热衷的一个种类。按照珠宝玉石鉴定专家学者的观点,市场上大多数和田玉籽料的色皮都是假的,大多数鲜艳的红皮和其它色皮都是染色所致。当然,珍稀的红皮确实是很难见到。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染色籽料太多,天然真皮太少;二是真皮籽料在河床里拣拾出来时,色皮并不鲜明,经过拾玉人收藏者天天盘玩,色皮会日益显现出来,变得油润美丽。这同出土的满沁古玉一样,生坑古玉是灰色的,看不出玉质,经过长期盘玩后成为熟坑古玉,内质和皮壳会逐渐显现出来。
清代椿园的《西域闻见录》中对新疆叶尔羌河所产和田籽玉有所描述:“其地有河产玉石子,大者如盘、如斗,小者如拳、如粟,有重三四百斤者。各式不同,如雪之白、翠之青、蜡之黄、丹之赤、墨之黑者皆上品。一种羊脂朱斑,一种碧如波斯菜,而全片透湿者尤难得。河底大小石,错落平铺,玉子杂生其间。”
可见,过去在新疆产玉河流中,常可见各类色皮的玉籽,这些彩皮籽料是珍稀的,难得的。“羊脂朱斑”,即我们现在说的红皮羊脂玉,古往今来都是珍品。所谓好玉无皮,指的是玉肉紧密,不易形成色沁,但此类观点也不能绝对,亿万年流水冲刷,沙土侵蚀,色皮形成实属正常。
和田玉籽料的红皮,又分为枣红色和朱砂色两类。枣红色皮更深一些,而朱砂色皮浅一些。市场上有一些十分鲜艳夺目的红皮籽料,应该有问题,不太可能红到这种程度的。
二、黄皮。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色的含义是明亮和富贵,是财富的象征。它在传统“五行”学说中位居五色之中,是帝王之色,这体现了古代对地神的崇拜。《通典》注云:“黄色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溢也。”黄色是大地的自然之色,这种颜色代表了“天德”之美,也就是中和之美。中国自唐朝开始,“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可见,黄色在中国古代是法定的尊色,象征皇权、辉煌和崇高。至今,黄色仍是古老中国的象征。
金黄象征财富,明黄象征皇权,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但西方对黄色的理解不同,中西文化对颜色的理解是有差异的。
和田玉籽料的黄皮可分为粟黄色、秋葵色、象牙色、芦花色四类。如果说,在传统文化中黄色是尊贵和财富的象征,那么,黄皮籽料在今天则富含时尚的元素,黄皮籽料在市场上极受追捧,是高品质玉的特征。
粟黄皮是玉皮颜色较深并且比较均匀的一个类别,给人的感觉是沉稳富贵。
秋葵皮颜色显得老气一些,形成年代久远的好玉表层才会有秋葵色。
象牙皮较浅淡,表面极薄的一层,好玉的肉质沁入外来元素困难,可形成这种浅色。
芦花皮的基调是黄色的,深浅不一定均匀,显得粗一些,有点灰黄的感觉。
从色彩来看,秋葵皮在黄皮籽料中为高贵主流色皮,均匀的粟黄皮不多,象牙皮的玉肉极为细密,但不多见。芦花皮的色调在美观程度上不及前面这几类,但是因其未全面遮盖籽料,如果可见优质的玉肉仍是珍贵的。
第三、金皮。金色和红色、黄色都是接近的,这种颜色往往归入红色或黄色。实际上,金色是黄色偏红,比黄色更鲜亮的颜色,它比黄色更奢侈,更华丽。因此,金色象征高贵、荣耀、华贵、辉煌,是一种辉煌的色彩。
和田玉的金皮籽料价值极高。特别是洒金皮极受重视。洒金皮一般出现在籽料表层汗毛孔处,呈星星点点分布状态,好像夜空洒落的繁星。这是玉质细密,沁色难以入内形成的。这类籽料的玉肉能够清晰可见,又有美丽的色皮,当然是珍贵的种类,洒金皮和象牙皮一样属于极薄的色皮,在不破形、不开窗的情况下,便于看透内质,但是,由于色皮太薄,很难看到色根渗入肉内,这会给造假者带来造假的机会。洒金皮的真假是很难分辨的。
有的籽料肉质脂白细腻,外表包满或基本包满金色,业界称之为“金包银”,这类珍稀金皮籽料实难见得,价值奇高。
还有些籽料的色皮是一种金红的色调,给人十分华丽辉煌的感觉。
第四、褐皮。褐色沉稳、淳厚、严密、深沉。它是红色和黄色之间含有较灰暗色彩的颜色,棕色、赤色、咖啡色、茶色都属于这种颜色。
褐色虽然没有红色、黄色那种热烈、喜庆和辉煌的色彩,在和田玉籽料中,却是最常见的主流色皮。它或深或浅,以深色调居多,人们最熟悉的秋梨皮就是属于褐皮,这是形容词。褐皮籽料的玉质一般都很好,内质优良的珍品籽料大部分都出自秋梨皮、洒金皮、秋葵皮和自然皮。在色皮的分类中,鹿斑皮和芝麻皮也可归入褐皮系列。鹿皮子在古代就是名贵色皮籽料,褐色带深斑点,类似梅花鹿的色皮而得名。芝麻皮过去少有人提及,这个种类也很珍奇,过去认为这类色皮内的玉肉可能没有保证,但我分析了若干枚芝麻皮的小籽,其露出的羊脂级玉肉让人爱不释手。
第五、虎皮。虎皮是名贵的籽料色皮,顾名思义,这种色皮如老虎皮的斑纹,是特殊的天然艳丽,惊世绝伦。一般来说,虎皮籽有两大类,一类是虎斑皮,黄色基调上复合黑褐色,形成老虎皮似的斑纹图案,这类色皮通常是本色的黄玉,经矿物元素多年沁染形成。另一类是碎花皮,籽料的本色是白玉,也是由不同的矿物元素多次沁染形成。
虎皮籽料的价值在于珍稀美丽,它不像洒金皮或秋梨皮那样容易分析内质,如果外皮全包而不见内肉,作为一种观赏色皮而收藏非常适宜,一旦能看见玉质为纯黄或细润的脂白,那就是价值连城之宝了。和田青玉籽或碧玉籽、墨玉籽一般不会形成虎斑的色皮。
第六、黑皮。黑色在中国唐代以前是宫廷的主流服饰,是高贵的颜色。它深沉、冷峻、高贵而神秘。当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取向,秦汉时代黑色服饰在宫廷是庄严,而唐代以后皇家贵族则专宠黄色了。但是黑色作为一种经典颜色的身份千百年来从未改变。
和田玉籽料外表黑皮的形成当然与石墨元素沁染有关。这种黑皮是外表的而不是内质的本色,透闪石的白色基质整体渗入石墨元素那属于墨玉,而黑皮与黑肉显然是不同的。
根据黑皮颜色的深浅程度,和田玉的黑皮又与为乌鸦皮和烟油皮两大类。乌鸦皮属于纯黑色一类,而烟油皮是黑褐色。黑皮籽料不如褐皮籽料多见,在大籽料上更难见到。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所说的黑皮料通常指俄罗斯玉的黑皮料。这类黑皮料块重较大,玉质也很好,很受市场追捧,但它不是籽料。玉商们往往将俄料黑色的层面切开后留一点黑沁色,加工为成品后如同籽料的黑皮。也有一些真正的黑皮俄罗斯籽料,它与新疆产的和田黑皮玉籽仍然是不同的。
第七、其它色皮。和田玉的色皮除了单色皮和图案美观的观赏皮。还有一些不规则的混合色皮和色斑模糊的色皮。这些色皮如果内质不佳,观赏性不强,则没有什么收藏的经济价值。
四、真皮与假皮
按照当前的和田玉检测标准,凡透闪石玉均归入和田玉的系列。这就使新疆正宗的地产和田玉与国内其他省区的透闪石玉以及国外的透闪石玉很难区别,以正宗和田玉为收藏取向的玉友们往往一头雾水,但是,如果否定当前的和田玉检测标准,在外观和理化指标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谁能够清楚地辨认和田玉的产地?行业内常说“籽料去了皮,神仙认不得。”所以,辨认新疆和田玉,比较准确的方法是看有皮的籽料,有皮的籽料是新疆独特地质条件形成的,优质的和田玉也主要指籽料。收藏和田玉籽料主要从辨认皮色入手。
判断和田玉籽料色皮真伪,需要若干理论的知识和大量的实践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判断色皮形态。
1.真皮籽料的色皮是有层次的。这是因为和田玉籽料在水流中经受上万年冲刷,水土中矿物元素的沁染逐渐形成,皮层受损或风化的部位逐渐氧化,有裂纹之处颜色会较深,这种色皮的生成自然是有层次的,是深浅不匀的。而假皮缺乏层次感,用现代技术烧烤染色成皮的生硬感觉尤为明显。
2.真皮籽料的色皮一般来说是有渗入痕迹的。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可一概而论。我们说,观察籽料的自然色皮要看有无色根,色根即自然沁染形成颜色而外层经水流冲刷氧化变浅形成的。有人说,没有色根都看作假色,这倒不一定,有的籽料色皮太浅,只是玉籽的内质紧密沁不进去而已,但散布在外表的色斑用放大镜细看,仍有或多或少的沉积痕迹。有一种观点说真皮是薄皮,厚度小于一毫米,事实上,真皮的厚度并没有一定标准。可能基本上没有什么厚度,痕迹而已,也可能远厚于一毫米,新疆历代和阗玉博物馆珍藏的一块秋葵色厚皮籽料皮厚有一厘米,内质极佳,细密润泽,为暖色的羊脂状,这种厚皮料当然是真皮,形成年代久远,属真正的老皮子。可以说,有色根的基本是真皮,无色根的再以其他方法细考。
假皮的颜色多漂浮在外层,色调一般是比较单一的。这是普通的染色法,只是依靠煮、烤、染来做色。现在,真正下了功夫来作假色的,采用了更高明的技术将颜色沁入玉的皮层,这可以沁入结构较松散的韩料,真正的好籽料人工沁入皮层仍然很难。人工染色进入和田玉皮层的,以石皮居多,没有层次感,而且粗细层面截然不同。至于糖皮磨薄后充作天然色皮,须细看渗入的深浅状态,糖色与内肉的过渡往往是含混不清的,即使只留极小部分糖色作皮,这种与天然色皮仍有区别。
3.真皮的颜色是自然分布的。和田玉籽料的色皮多为氧化形成三氧化二铁所致,所以以黄、红、褐、黑为主色居多。具体幻化组合的颜色丰富多彩,它的分布无论是斑点,还是包裹,或是条纹,或是云状,人工难以形成。
假皮的颜色往往边界分明,缺乏自然的过渡,有的如贴上一片颜色,显得生硬,有的过于鲜艳。少数以极其妙巧的染色方法制作洒金皮或秋梨皮很难判断。
第二、细观时代痕迹。
1.真皮籽料一般会有自然的绺裂。和田玉在山涧河岸经过亿万年的流水冲撞与风雨剥蚀,这种自然外力的运动使之逐渐形成圆润的卵石状玉体,这是一个不断碎裂和磨蚀的过程,外皮一定会有形态不一,深浅不同的绺裂。有一些籽料还会有残破之处。有的籽料表层分布着不规律的指甲纹,有的籽料表层呈现出大大小小的碎裂。这些绺裂是时代留下的痕迹,也是天然的证明。
2.真皮籽料的外皮会有自然的毛孔。无论是多彩绚丽的色皮,还是洁白光润的自然皮,都可能是玉石因不同水土条件或形成年代长短不一或玉石内部致密不同而形成,但是,真皮籽料的外表一定有自然形成的细密小孔,业界俗称“汗毛孔”。这种毛孔有的能够清晰看到,有的要经过放大镜才能看清。这是因为和田玉的结构中并非纯粹的单一元素,透闪石中往往含有其他矿物质,这些物质是与透闪石结合生成的,在亿万年流水冲刷过程中,透闪石玉体表层的一些其他矿物成份会变化分离,这些极为细小的破碎变化会在母体上形成如同人体皮肤表面的汗毛孔。无论是玉石历经风雨水土氧化形成色皮,还是保留内质的自然本色,表层的“汗毛孔”都是天然真皮最为可靠的证明。
假皮籽料经切割后进入滚筒磨为光润的形态。低仿品明显可看出磨切的刀痕,高仿品用喷砂机喷出凹凸不平的小坑,但天然毛孔无法形成。
观察汗毛孔是辨别和田玉籽料真假和色皮真假的一个有效方法。
3.真皮籽料一般会有自然的包浆。包浆是古玩界和玉界的一个常用术语,意即经过久远岁月或长期盘摩自然形成的微妙皮层。这种皮层不是真正意义的“皮”,而是极薄的、本色的包裹层。包浆是一个物件老气的象征,天然籽料亦如此。新作的玉器或假籽的外皮是没有包浆的。但是,假籽料经过多次人体盘玩或上油,也会形成某种类似包浆的状态,需仔细辨别。
第三、感悟天然神韵。
判断和田玉籽料的天然神韵没有客观标准,这是美学认识,是自我感觉,是主观经验。也就是说和田玉籽料这种大自然的造化形成之物,无论是色皮的分布、图案的形成、色皮的形态、色相的韵味都应是天合之作,凡是生硬的、僵化的、突兀的色调均违背自然进化过程的规律。神韵,是十分重要的,这是神来之韵,是上天传递的灵性之音。
五、皮与质的关连
和田玉的色皮虽然是次生的,但它与内质却有密切关系。从古到今,所有的玉师审视一块玉料,均存在“相玉”的重要环节。相玉,就是从玉的外表判断质地,从色皮观察玉肉,从色相分析优劣的审料过程。因此,皮与质具有密切关连。这种关连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第一、厚皮籽料。厚皮籽料是典型的璞玉,在和田玉的出产地俗称“石包玉”。两千多年前楚国卞和三献璞中之宝,后来成为价值连城的“和氏璧”,这个故事流传至今,世人皆知,很多专家研究,这就是和田玉厚皮籽料。尽管这是传说,但是现在有经验之人收藏和田玉厚皮籽料,剖开后无论内质颜色如何,细密润泽的机率均很高。厚皮籽料形成年代久远。这类老皮子包裹着玉籽让人看不透内质,赌一赌还是很有乐趣。
第二、薄皮籽料。无皮或只有星点色皮的籽料容易看清内质优劣。玉界有观点认为玉质紧密才使铁元素等不易沁蚀形成色皮。这种观点虽有待商榷,但色皮很薄的籽料,购入时比较安全,赌性小,这是一个事实。
第三、僵皮籽料。业界常说“僵皮出细肉”。僵皮子有两类,一是石皮附着玉石,在水流中磨砺未褪除干净;二是籽料的阴面本身就不好,就有僵的性质。雕琢玉师们常常发现,与僵皮子连接的玉质部分,往往出现很细的玉肉。所以,僵皮子并非全是石皮,石皮的皮层较松散,而有些僵皮是很坚实的。
第四、细皮籽料。和田玉籽料色皮光润细腻,其内质多数细密。在色皮包裹面较大或全包的情况,以外皮的细润度判断内质尤为重要。
第五、粗皮籽料。如果和田玉籽料外皮干涩粗糙,内质很难是羊脂级珍品。干涩的粗皮不会是长年在水流中冲刷的,玉籽沉积在干河道里,长期氧化的可能较大。这样的地质水土条件,籽料往往浸入积沉若干矿物元素,籽料中的肉质呈混糖的可能性较大。
六、俏色与巧雕
中国玉文化史中,俏色巧雕由来已久,但不是主流。古代五彩绚丽的和田玉籽被视作珍宝,加工玉器时普通的玉料仍会剔除色皮,以“白玉无暇”为最佳标准。
近年来,和田玉的俏色巧雕渐成趋势,消费者对色调单一的玉质之美已不满足,越来越追求玉器表面的俏色,追求色皮、糖皮甚至僵皮所能带来的巧雕创作空间。这是玉器表现艺术和文化价值的时代,创意正在改变传统玉雕。
美玉的色皮是多彩的,红皮、黄皮、金皮、褐皮、黑皮、虎皮,各类色皮深浅不一,分布不同,有的富贵,有的吉祥,有的深沉,有的传统,有的珍稀,有的风景如画。利用籽料色皮和山料糖色的“俏”进行巧雕,是玉雕艺术家摆脱传统匠气,以智慧创作充分表现和田玉作品的内外之美的过程。
红皮和金皮可以托出一轮喷薄而出的太阳,可以琢为凤冠丹顶,可以展现天边的彩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永峻以和田玉籽料的金皮创作《福临门》插屏,金皮作翻飞的蝙蝠,中央留出一对门环,金蝠临门,幸福临门,蝙蝠之谐音巧妙应用,形象已从灰黑变为吉祥的金色了。
黑白相间的青花墨玉或黑皮籽料也有极大的创作空间,可以巧雕为天色空濛的远山近景,可以琢为鹰熊争斗的精彩之作。
中国玉雕大师苏然的最新作品《复兴石》保留完美的金黄色皮,仅在表层以鸟篆文琢出古韵十足的文字,让人惊叹。她的另一件作品《喜上眉梢》以金红皮和略带脏点的芝麻皮俏雕喜鹊和梅花,情趣盎然,巧夺天工。
金皮和黄皮还普遍用于《金玉满堂》、《年年有余》之类的题材,金色的游鱼是传统的吉祥之物,以喜庆的色皮来表现十分恰当。
传统玉雕的山水作品有大量楼台亭阁、山水花树和人物构图,籽料的秋梨色皮可大量用于此类题材的巧雕。而虎皮、鹿皮用于动物作品是天然一绝。混合色的璞玉籽料,在常人看来,很难创作为玉雕珍品,但在海派玉雕大师孙永手中,有一件琢开皮层,设计创作为《听松悟道》小山子,充满深远的禅意;另一件琢为《江清近月》,这种多种颜色混合的美轮美奂的传统文化题材,表现出令人暇思、令人神往、令人感悟的化外仙境。
秋梨皮和田玉籽料《坐看风涛》插屏是孙永大师2011年创新之作,图案上保留了较多的秋梨色皮,深沉静雅,树下的人物眺望远方,神情自若,天空有风云,水中有凶险,这一切都会过去,事业就是博击,就是前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美玉的俏色运用于哲学与艺术的构思,内涵丰富。
总的来说,金色、黄色、红色在俏色创作中更受欢迎,更适于喜庆的题材,而褐色和黑色在玉雕作品中一般不会大片保留,玉的质感在艺术审美中是十分重要的。
糖色巧雕在近年也得以大量运用,如中国玉雕大师苏然以糖色籽料创作和田玉手镯,将汉代元素巧妙整合设计,充分表现了质感,古意十足,浑厚细腻,这只富贵豪华的古典手镯堪称时代珍品。
无论质地如何,糖玉价值自然不及白玉,但剖开一块糖料,发现其中的白肉,巧雕出一个亭亭玉立的美女,那就极大提高了作品的美学价值。和田玉《深山有美》即是这类发掘出价值亮点的作品,它在新疆历代和阗玉博物馆里,让观众耳目一新。
过去的一些巧雕,是玉质有瑕疵的无奈之举,如《风雪夜归》,将一块充满石花的玉材巧妙利用为漫天雪花,这种令人惊叹的构思是艺术家天才的表现。而现在的俏色巧雕,更多的是有意保留色皮或糖色,使作品锦上添花,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
关于俏色,当前有些玉师将脏色与俏色混为一谈,在作品中大量保留玉皮中的脏僵之处作为俏色,这不能体现玉美,这是一种误区。
总之,现代社会对玉的理解正在变化。在千百年的历史中,人们更多的是从意识形态的精神符号角度去理解玉德之美,“重玉轻珉”、“首德次符”都是这种思想观念的产物。而现代人则内外兼修,除了传统玉德对民族思维和心灵感受的影响,还要欣赏和田玉的观感之美,这就是包括色皮之美、形态之美、温润之美和雕琢之美。如此,俏色和巧雕的重要地位当然就凸现了。
七、色皮籽料的收藏
绚丽多彩的色皮在和田玉籽料中是一道独有的风景线,也是区别于和田玉籽料区别于其它透闪石玉的一个重要标准。和田玉籽料已经不是单纯的玉雕原料,为成为当今玉界和收藏界独立的一个收藏品种。和田玉籽料的收藏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血统”正宗。
这个问题是收藏籽料的前提,这就是说,收藏的究竟是不是新疆产的和田玉籽料。国家鉴定标准只检测玉的理化指标,对产地不去判断,科技手段很难判断产地。所以和田玉的“血统”是否正宗,只有通过色皮的辨认来判断。如果是籽料,首先就排除了青海、贵州和新西兰等地所产的透闪石玉,因为这些地方没有形成籽料的地质条件。但是,俄罗斯出产透闪石籽料,东北岫岩县也有类似籽料的透闪石玉,即所谓的“河磨料”。老岫玉“河磨料”色皮很重,且混合入肉较多,业界基本可以看明白。
我们重点分析俄罗斯籽料。
俄罗斯籽料成因大致与新疆和田玉籽料相同,主要分布在布里雅特共和国产玉矿区的原始森林里,外形亦是光滑的卵石状。色皮往往更为强烈,皮壳往往比新疆籽料更为厚实,裂纹处显得杂质较多,有“脏”的感觉,普通的俄籽与新疆的和田玉籽会有若干品质的差距,但优质俄籽是珍贵的,其质地与新疆优质和田玉籽相比略逊一筹。以中国传统观念来看,俄罗斯玉的色泽似乎不正,俄籽亦 是如此。
应该说,俄罗斯籽料与新疆出产的和田玉籽料是最容易混淆的。在玉器加工行业,砣机在俄料的琢磨时,有经验的玉师能感觉到与新疆和田玉籽不同的微妙之处,有韧性不够、容易崩口的问题,表现于玉件是琢磨后表层的光洁度与线条的平滑度。而对买家而言,这些问题很难发现。单纯以颜色的“正”或“不正”来分析,是主观的感受而非可以量化的标准。
目前,还未发现比新疆和田玉品质和观感更好的其他透闪石玉。
第二, 质地优良
并非所有的和田玉籽料都值得收藏。收藏和田玉要关注其内质的纯净度和细密度。籽料的色皮本身就是氧化的结果,99%都会有轻重不同的绺裂和杂质,这与钻石、宝石、翡翠等同样,完全无瑕并不现实,但是购进时要注意内部的毛病不应太多。这些毛病包括水线、石花、石钉、裂纹等等。水线过多或过于明显,石花太多、石钉太多,裂纹太深都会影响籽料的级别。在质地相同的前提下,玉的颜色对价值是有重要影响的。
第三, 自然天成。
对收藏而言,自然天成的和田玉籽料是最珍贵的,即便是颜色上乘、质地优良的真皮籽料,切割打磨为人工造型,与天然的造型在价值上会有较大差距。收藏级的籽料,须是纯自然的珍品,是大自然的天然造化,是一块光润美观的原石。从各个角度细察,都可以想象到这是一枚山川的精华,大地的舍利,经过神来之手的时间磨砺才能给人无限的遐想。而籽料用于加工成器,则与保持原石形态无关了,那是需要切割破形的。
第四, 观感珍奇。
收藏级籽料形态要完整美观,皮壳光润细腻,色皮珍奇灿烂。洁白无瑕的自然皮光白籽是很多玉友热衷收藏的,但在造假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光白籽极易被仿造,会存在诸多争议。毕竟,用“汗毛孔”的检测方法是需要内行去把握的。因此,有色皮的籽料是当前收藏的热点,这些色皮籽料的颜色深浅、色彩类别、色彩分布都决定着籽料价格的高低,有皮的籽料比自然皮籽料往往要高出几倍的价格,颜色珍稀或图案珍稀的彩皮籽料又要比颜色一般、色彩单调的籽料高出若干倍的价格。就观感而言,珍奇为贵。
和田玉籽料的收藏关系到收藏者的价值取向,用业界玩家的话来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玩法。有的是重视“肉”,追求纯净、细润;有的是重视“色”,越白越好,只讲“羊脂”;有的是重视“皮”,到手后天天盘玩,看色皮的纹形色彩与盘玩后的变化;有的重视“形”,追求籽料的外形完美。还有的是玩“工”,那是追求美玉雕后的艺术感觉。本文讨论的是和田玉籽料的皮色,工艺之美是另外的话题了,在此不议。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