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白籽简单的说,就是完全没有颜色的和田原籽。我们都知道只要是天然的和田籽玉必然带有汗毛孔,皮色,皮裂等特点。但是有一类籽料原石,它们由于密度高,所以外界物质根本沁不到里面去,形成不了皮色,也就是只有汗毛孔状的表面结构!此种玉料玉质细密,温润纯净。
籽料在环境复杂的河床里历经千万年的磨砺,质地细净厚润,能百毒不侵者,确实是极品。但现实看到的,除非山流水料,大块度的光白籽极少。
纯光白籽大多较嫩透。有些质很细却透;有些老气,但质粗。大部分的是介于山流水和籽料之间,伴有浆斑玉花或伤痕绺裂。
在籽料的鉴定中,光白籽和滚料是最容易混淆的,光白籽是籽料,除了皮色外,拥有籽料的一切特征,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外形和毛孔。圆润的外形和优美的弧线就会深入人心,滚料第一眼就给人感觉非常别扭,几乎都是圆球,籽料的毛孔是非常自然的。
▲光白籽原石
我们再来看一组磨光籽:所谓磨光籽是指用山料磨光成籽料特征.。皮色显得浮,有裂处往往聚成线状,没有天然皮沁到底的特性。毛孔往往开放且连成片状。真籽上较大的平面一般都是微微向内凹陷的,磨光籽很平整或者微微凸出,有时候还能看到切出的大模样,抛光之后的手感特别细腻,与真籽的油润有区别,是玻璃的那种细腻的手感。
▲磨光籽
“白皮料”则完全不同,其与“光白籽”根本不是同一个概念,两者实在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白皮料是有毛孔的,而且很多白皮料除了毛孔之外,还有皮色。只不过白皮料的皮子,与一般的和田籽玉的皮子有所不同。通常白皮料的皮色下面,时常能看到一层薄薄的僵,而且这个僵是透光的活僵。通过一段时间的盘完,是可以盘活。而且白皮料里十有八九是带颜色的!
因为白皮籽玉皮下带活僵,比较容易人工作色,因此现在市场上很多块度大的和田白皮籽料,都会有人工作色的迹象。以下两组图中就有很明显的人工作色...
人工作色
白皮料,其实我们常常碰到,但很多人并不认识,或者干脆将它与白僵料搞混淆。
白皮籽多带毛孔与皮子,在每个色系的籽料里面都有可能出现包括白玉,青白玉,青花,青玉等...肉质往往老熟细腻不嫩透,出好肉的几率蛮大。由于有皮子包裹,白皮料的赌性非常大,所以它也是和田玉籽料捡漏的“上上之选”,过去被称之为“石包玉”的白皮料一般被拿来做“赌石”。之所以白皮料多出好肉、市场上升空间不错,是因为它本来就不是僵料,只不过是它表面如石料一般厚重的皮子让人产生误会——将它误认为是僵料。
白皮料的棉僵成云雾片或块状,它的皮子往往生在表皮层,很少渗入、贯穿到肉里去,不过是比普通籽料皮吃的深一些,手感上也是油润细腻的。僵料所带的棉僵会深渗至肉内部甚至贯穿整块料子,呈点状或团絮状,块状结构大且松,与白皮料有本质差异,此外,僵料的棉僵使料子石性很重,摸起来多干涩少油份。
所以一块白皮料往往薄而不深、有油性,石性不甚明显,所以往往能加工去掉或干脆借色巧雕,不算料子瑕疵;反之,僵料的棉僵确是让人头疼,关键是石性重且干涩,难避开。白皮料往往分两种:一种是明料,一种是石包玉。
明料的白皮料,基本上行家都能通过肉眼一眼瞧出。
石包玉料的白皮料很容易与僵料搞混,赌性、风险较大,其实白皮子的赌料与其他石包玉赌料相比,切出(好)玉的几率要大很多,所以很多内行赌石就喜欢押白皮赌料。
白皮料同籽料的其它皮色一样,皮子也是后天产生的,它的皮壳或厚或薄,赌性很大,开料之后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
决定籽料价值的是内在品质,不管籽料成因如何,浑厚、细密、纯净、温润是它最重要的特质,然后才是白度、形状、块度和皮色。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