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和田玉的家族成员是这样“出生”的:↓
山料是矿坑内直接被开采出来的;
籽料是由于地壳运动从山上滚到河床里的;
山流水料是由于地壳运动从山上滚下来但是没有滚到河床里的;
戈壁料是裸露在戈壁沙漠上的玉石(也可以是因为河流改道,河床变成了沙漠戈壁而导致的戈壁料,可以说,戈壁料是山流水或者籽料的亲戚)。
和田玉最初不是裸露在地表,而是形成在地壳之下,由于地壳运动、板块挤压,和田玉所在的地层形成了山体,和田玉也就深藏于山体之内了......这一点倒是符合我们前面讲的籽料“原矿论”。
关于新疆料的成因,“火山喷发论”认为:籽料是亿万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卵状的原生玉石矿体存留在海底,后经地壳变迁,造山运动,新疆这块土地由大海变成了陆地,籽料也随之浮出水面,形成了现在这种状况。
这样的和田玉卵石即被称为籽料。
山体经过长期的风吹、雨打、日晒、冰川挤压、冷热交替的作用,表层的沙石不断脱落,渐渐地,玉石便裸露在山体表面,这是我们看到的最初形态,玉料块头非常大,带有棱角,这就是和田玉山料。
昆仑山终年积雪并形成冰川河流,也就是现在称谓的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和田玉山料随着时间风化,裂解成小块的玉料,被带入河中并不断的翻滚磕碰,表面棱角初步滚磨消蚀,形成大小差异非常大的毛孔,但仍保留着山料的大致形态和较多断裂坑。
我们把这样的玉料称之为山流水料。山流水料延着水流继续往下游移走,在缓慢长期远距离的滚动过程中,其形态被打磨的更加浑圆,表面毛孔相对大小差异较少。
部分河流段改道、干涸,那么旧河道也就裸露在戈壁滩上了。原本旧河道上的籽料会被风沙侵蚀而渐渐失去籽料特征的毛孔和皮色,表面会形成被风沙侵蚀出来的特殊的较为凹凸不平的皮壳。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