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乾隆皇帝,这位中国历史上的“一国之主”,活的长,也玩的开。
整个国家都是他的,这位骨灰级“玩主”高起收藏来,别个哪是他的对手?和田玉便是他最得意的收藏品之一。
中国人从古至今就爱玉,藏玉,而古代帝王爱玉者也特别多,却无人能跟乾隆相提并论。
他一生藏玉万余件,作和田玉诗词近千首,还名人建造办处如意馆专门玉雕,他还设计玉雕画稿题材,并亲自过问玉器雕琢,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玉石,他可以大动国库,为了心爱的玉器兴奋不已。所以他被后人称为不折不扣的“玉痴”一枚。
在他80岁大寿到来之际,80岁正好是自己登基55年的时候,当时宫廷认为,这是与天地之数自然会合,是上苍眷佑的结果,此时国泰民安,四海升平,乾隆身体也健朗的很,他更认为此次生日应该大庆特庆。
其实早在80岁生日到来之前的很多年,乾隆就已经早开始筹划准备自己的80大寿了,他自己看上的这份生日礼物,从被发现,到运至京城过目选题材,再运至扬州由苏扬巧匠雕刻,再运至京城,前后共花了10余年左右,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禹治水图》白玉山子。
△ 重达近6吨的和田白玉山子
△ 《大禹治水图》玉山子局部
▽ 就是它:
△ 乾隆仍然选择了念念不忘的阖田玉,来作为自己寿礼的材料。
这方白玉交龙钮宝玺“八徴耄念之宝”的材质很特别,玉质非常好,而且颜色莹白干净,没有泛青或灰的迹象,油性也极为充分,在当时的玩玉时代,这样级别的白玉料子是不多见的。
雕工也值得斟酌,交龙身形遒劲鳞片齐整,头部刻画细致,神态威猛张扬,雕琢抛光一丝不苟,平面打磨平滑如镜,正是典型的乾隆一朝独有的“大成”与“神采”,极富宫廷法度。
可以说乾隆不仅“重料”,还极“重工”,即使是抛光与打磨环节,他也非常重视。他钦定玉玺印文为“八徴耄念之宝”,还要求用上等玉料来做,交给造办处雕刻打磨。
△ 印文“八徴耄念之宝”
这方宝玺早先被法国贵族收藏,后来被美国藏家收走,现在才流回国内,一露面便引起躁动,最终被拍出4197万的高价。
而拿下这乾隆生日大礼的正是收藏家保利执行董事。此前他还拿下了圆明园“十二兽首”中的牛首,猴首,虎首,猪首。
不论从材质,历史意义,还是做工,出处,人文艺术价值等各方面来看,这方白玉龙玺都是名副其实的“国宝”。乾隆非常喜欢这块玉玺,第二年立春就开始钤用,并多次提起做这件玉玺的经历。
他还选取“自强不息”作为玉玺的副宝,表达他在归政之前不敢稍存懈怠。从中不难得知,乾隆帝在为自己八十大寿深感得意的时候,同样隐隐流露出内心深处不自觉的忧患意识。而“自强不息”玉玺正是这种忧患意识的反映,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也是对儒家“君子”人格孜孜不倦的追求。
▽ 这方“自强不息”的玉玺,在2010年被拍出5656万人民币的天价。
△ “自强不息”副宝
乾隆一生玩玉成痴,他对和田玉的喜爱,已经到了如癫如狂的境地,在这方“八征耄念之宝”之后的5年时间,他还做出了一套和田玉宝玺组件,那个时候他已经85岁高龄。他玩玉藏玉一生,不论治国成绩如何评判,他对自强不息儒家君子的追求,即使到晚年,还没忘记。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