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处理好料子的毁灭性伤裂,又要符合玉友喜好,思念再三,玉雕师决定“刮骨疗毒”治愈它。
毁灭性伤裂的作品处理——《智 行》
作 品:《 智 行 》
原料分析:原料为和田玉皮色白玉独籽,艳丽皮色,整体肉质和油性不错,但却有几处破坏性很大的伤裂,想要处理好毛病并非易事在此也跟玉友们详细分享这件作品的心路历程。
原本二月的工期,却迟迟未肯动工,在是否挖开这条大裂的问题上纠结甚久,可以选择保守的借裂设计,省时省事,但裂纹依旧扎眼的存在着,有点掩耳盗铃,若动,必定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开裂后的奇型给设计增加难度,以及无法预测的内部情况。
决策的天平秤左右摇摆,对琢玉的执着和玉友的支持与信任,挑战难度、大刀阔斧的治愈它吧!
揭开第一处伤——顶部竖裂,看着不大,实则很深
揭开第二处伤-——侧面横切裂,也最大最深的裂,内部的情况着实不理性,沁脏越掏越多。
揭开第三处伤——背面网状裂,之前预测这几处裂可能在内部已“融会贯通”,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初步处理后的料子有点奇形甚至说是畸形,着实令人头疼,如何设计便是接下来的重要课题,在构思未成熟之前,不急于操刀,暂且先与它对话吧!
根据玉友的喜好以及自己对原料的感悟,将作品定向为有禅意的题材,结合特殊的形态与皮色巧雕设计出佛脸、经书、莲花、如意;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大智慧的象征,人们信奉他能让人学业有成、福禄双增
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只梳发髻不开佛脸,写实与写意结合,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
块面设计打破原本被侧裂一分为二的僵局,整块红皮有了层次的错落跳跃,
底部聚红皮的集合也别有韵味,有趣的将料子分成了上下两层,因此,利用好了是一体,利用不巧是脱离,
青莲无染,智慧生花
知世谛者,名之为智;照第一义者,说以为慧聪明易学,智慧难得,它源于本性,源于内心,处事立世,或许不用多聪明,但却需要足够的智慧,
明心见性,在智慧之路上不断的修行、前行。
和田玉里面的瑕疵:是剔除干净还是化腐朽为神奇?
说到瑕疵,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看待的。是恨不能将其挖除干净的完美主义者?还是只要无伤大雅就可以一笑置之的顺其自然派?亦或是,你认为瑕疵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和田玉里面的瑕疵。
瑕疵一般有几种?
从和田玉这个大范畴来看,我们常见到的瑕疵通常来说有以下5种:
1.绺、裂
俗话说“十籽九裂”,裂在籽料中是十分常见的,指的是玉上的裂纹。通俗理解,裂就像是籽料身上的一道伤疤。
按行话讲,小的裂纹称为绺,大的裂纹称为裂,合起来称“绺裂”。
2.脏
脏,指的是和田玉玉质中的杂质。通俗地讲,就是和田玉玉料中分布的其它矿物成分。其中以铁质最为常见,多分布于裂纹处,呈褐色或褐黑色,肉眼可辨。
3.棉
棉,是位于玉石内部的棉絮状结构,几乎所有的玉石都有棉。从分类上看,棉的分类方式可以有多样,雾状的、花状的,颗粒大的、颗粒小的等等。
4.僵
僵,就是在一些籽料上看起来石性比较重的部分,一般的解释是玉中的氧化钙析出愈合形成的。
我们通常采用光线照射的方法来判断玉石是否有僵,因为有僵的地方,光线是无法进入内部的。
5.水线
水线,指玉料中含有的不规则条形透明线,水线的颜色一般和玉本身的颜色差不多,如果在肉内,基本不影响美观。
什么是瑕?
什么是瑕?瑕,简单理解就是一些小毛病,或是斑点,或是其它一些影响整体完美的小缺憾,但都无伤大雅。
几乎所有的籽料都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瑕疵,这是和田玉玉料在千百万年中自然磨砺的印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正所谓“瑕不掩瑜”,只要毛病不是致命的,我们还是应该抱着一种包容的心态。
如果针对瑕疵的分类来说,当下面这些情况出现时,我们是可以适当地放低购买要求的。
什么是疵?
和“瑕” 不同,“疵”是缺陷,是毛病,是我们在购买时需要格外谨慎和小心避免的。
打个比方来说,假设和田玉是一个姑娘,那么“瑕”可能就是她身上的一颗小痣,并不影响美观。而“疵”则是她身上很大的一块胎记或者伤疤,破坏了这个人整体的美感。
对于和田玉来说,如果你在购买时发现了这些瑕疵问题,还是应该“三思而后行”。
在这里,我们不排除匠人俏色巧雕的可能,但仅从购买上来看,还是建议尽量避开这类“脏多且杂”的料子。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赏